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集体教学观摩会”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想要有境界,语言也要有魅力,从教师的话语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人格和学识。”,新时代推进思政课教学话语创新,是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重要抓手。3月26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集体教学观摩会”,探索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新范式。青年教师孙亚文主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第六章“推动高质量发展”,凤阳与龙湖校区教师线上参与,滁州校区现场观摩,并开展集体教学研讨。
孙亚文以经济建设离不开“四新一高”为切入点,生动阐释教学重点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质生产力、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义,深入浅出讲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
课堂上,孙亚文老师将理论语言向教学语言、生活语言的转化,容易让学生理解教材和理论内容;按照教学逻辑对原有知识框架进行重构,以便于课堂教学需要;案例运用丰富,所列案例贴近学生实际,能服务于教学需要。授课过程中,金句频出——“生产力三要素中,劳动者永远是C位,小到一支粉笔,大到大国重器,无不是劳动者们的劳动创造出来的”,引发学生强烈共鸣。
观摩结束后,学院组织各教研室进行专题教学研讨会,与会教师纷纷表达各自认识和体会,表示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借鉴吸收。院长张德化在总结中指出本次课程成功实现了“三个转化”:将抽象理论转化为生动叙事、将单向讲授转化为多维互动、将知识传授转化为价值引领。教学话语做到“三个转变”,即推进理论话语向大众话语转变、政治话语向生活话语转变、教材话语向教学话语转变。要以此次观摩会为契机,进一步固化为思政课教学好的经验,切实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用学生喜爱的教学话语解读和重构教材,不断提升思政课鲜活度,增强“四个自信”,真正让思政课入脑入心。(特约通讯员:盛青广 摄影:王瑞晨 审核:杨仕勇)
上一条:安徽科技学院师生“身临其境”开展大思政课实践教学
下一条:聚势 赋能:原理教研室开展集体观摩研讨活动
【关闭】
安徽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信访邮箱:szb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