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网
  • 校庆倒计时:
如歌岁月
  • 首页
  • 校庆公告
  • 校庆动态
  • 校友风采
  • 如歌岁月
首页 | 如歌岁月 | 正文 正文
爱好是最好的老师——访省第六届“大学生之春”文艺调演公共系(科)独唱二等奖获得者张敏
2020年10月14日 古木 洪波  审核人:

“是珍珠终究不会埋没的”。走近张敏,才发觉这位生在珠城、长在珠城的女孩,有着珠珍一般的成长经历。

张敏出身于蚌埠柴油机厂的一个普通家庭,母亲是厂里的宣传骨干,能歌善舞。大概是受了母亲爱好文艺的影响。从小,张敏就对唱歌有一种天生的爱好。可母亲的工作忙,无暇培养女儿的爱好。张敏凭着对唱歌的天生爱好,独自走在唱歌的王国里,跟着收音机学,跟着左邻右舍的叔叔阿姨学,日积月累,水滴石穿,小张敏的歌喉愈发甜美了,学什么像什么,高音上得去,低音下得来,终于引起了老师的注意,推选她参加蚌埠市“小百灵”歌手大奖赛,一举获奖。奖状捧回了家,母亲这才惊喜地发现,自己多了个“小同行”。

珍珠开始绽开光彩。

上了高中,学习任务重了,唱歌时间少了,小张敏还是不间断地自学自练。年龄的增长,使她对唱歌又有了新的理解,不能什么都学,而应该学有所长。艺术的敏感加上虚心请教她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所长,在高音区里求发展。对,就学毛阿敏。从形似到神似,张敏成了“小毛阿敏”。

进人大学的张敏并不想靠唱歌出人头地,可在新老生联欢会上还是露了“馅”,一曲新歌惊四座。加工系领导欣喜万分,这样的文艺人才到哪里去找!张敏理所当然地被吸收到系文艺部。从此张敏的歌响彻整个校园。

今年的省第六届“大学生之春”文艺调演对张敏来说是个考验,半个多月不的排练时间真是太短了,磁带不好找,身体不太好,演唱效果出不来,张敏的情绪低落到了极点。这时,院系领导来了,团委老师来了,殷切的期望,关怀的话语温暖着张敏的心。那股对唱歌的天生爱好也在激励着张敏。一定要唱好,千万不能失去了这个机遇。

“千锤万击出深山”,张敏,这个勤学苦练的女孩带着农师院全体师生的重托出发了。

省城合肥,科技大礼堂的大厅里灯火辉煌,寂然无声。身着绿装的张敏俏然而立,稳了稳情绪,一曲《绿叶对根的情意》悠然响起,飘荡在大厅里。宽广的音域,悠美的颤音,活脱脱的一个毛阿敏。“神了!真神了!”评委老师一边啧啧惊叹,一边飞快地打分。

张敏,公共系(科)独唱比赛二等奖中得分第一名。她成功了!

珍珠终于大放了光彩。

院系领导笑了,团委老师笑了,辅导老师笑了,张敏自己也甜甜地笑了......

省城归来后又在院第十一届大学生文艺汇演中获得一等奖,院报记者采访了双喜临门的张敏。

问:“省城比赛时,你紧张吗?”

答:“一开始紧张,因为准备得师,不是很充分,可后来就不紧张了。”

问:“为什么呢?”

答:“因为我越唱感觉越好,而且也觉得应该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要努力唱好。

问:“省城获奖, 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答:“首先感谢院系领导,团委老师对我的亲切关怀。同时也深深地感谢李玲老师的精心指导。没有他们,我是不可能站到领奖台上的。这次文艺调演汇集了全省三十多所高校的文艺高手,能获奖,我感到很高兴,同时也很幸运。

问:“作为‘省大学生文艺之春’文艺调演的二等奖和院大学生文艺汇演一-等奖的获得者,你能对我院广大的音乐爱好者说些什么吗?”

答:“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有了爱好才有动力,有了动力才会使人不断地追求,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采访结束了,张敏又谦虚地低下了头。

“是珍珠终就不会埋没的”。张敏,愿你以后的路越走越好。

(本文源自1994年10月15日《安徽农师院报》2版)

【关闭窗口】
官方微博
丨
官方微信
丨
媒体安科
丨
视频安科
丨
学校主页

邮政编码:233100 地址:安徽省凤阳县东华路9号(凤阳校区) 蚌埠市黄山大道1501号(龙湖校区) Copyright? 安徽科技学院 皖ICP备120098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