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教育厅公布2024年度易班共建工作评优结果,人文学院易班工作站凭借创新实践与突出成效,荣获安徽省“优秀易班指导教师”称号。
构建四维育人体系 打造网络思政主阵地
人文学院始终将网络思政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依托易班平台,学院构建“价值引领—需求服务—品牌创新—科研赋能”四维育人体系:以4.15国家安全教育日知识竞赛、“党史中的青年”主题征文、12.4宪法日竞赛等18项品牌活动为载体,覆盖思政教育、荣校教育、法治教育等核心领域;通过“易党建”“易心理”“易学风”三大模块实现学生日常管理数字化,累计开展晚点名签到2.3万次,推送心理健康调适文章120余篇;创新开设“师说”辅导员直播工作室,围绕学业规划、职业生涯等热点话题开展8场直播,吸引1.2万人次参与互动。
深化“活动+科研”双驱动 培育特色育人品牌
学院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2024年获批校级党建课题《高校学生党支部红色育人体系研究与实践探索》,发表《易班用户信息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及改进建议》等2篇学术论文。在此支撑下,打造出“星河计划”“一研为定”等特色品牌:连续三年举办草坪音乐节,吸引3000余人次参与;开展“法治漫画征集”“法律小品大赛”等活动,强化法学专业实践育人;通过“一研为定”系列活动,为200余名学子提供定制化支持,活动覆盖学院全体考研学生,累计发送暖心短信1000余条、考研礼包100余份。
彰显学科特色 推动文化育人创新
依托汉语言文学、法学专业优势,学院将传统文化传承与法治教育深度融合:线上推出“二十四节气”“非遗美食”等系列推文,累计阅读量超5万次;线下开展汉服游、石膏娃娃DIY等活动。同时,结合专业特色举办法治知识竞赛、“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覆盖学生4000余人次。
强化服务效能 构建智慧育人生态
学院建立“易班+网格化”管理模式:通过“易生活”板块推送生活服务指南200余篇,开发“易点名”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学生晚归签到率98%;设立“易填报”平台,实现学生各类检查工作填报数字化、无纸化;设立“每周之星”专栏,推送优秀笔记、学习经验等内容150期;开展“心脉拾遗”推书比赛、“种下书本”领养计划等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第六届易班网络文化节中,学院斩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连续三年获评校级“优秀易班工作站”。
此次荣誉的获得,是人文学院长期推进网络思政教育创新的成果体现。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易班平台建设,以数字化赋能教育教学,努力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网络育人共同体,为培养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
书记邮箱:rwxysj@126.com
纪委邮箱:renwxyjw@126.com
地址: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文慧路999号
邮编:239050
人文党建先锋号
人文安科
版权所有?安徽科技学院人文学院【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