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认证知识学习】新文科教育专业认证应知应会(三)
【日期:2025年04月01日】 【单位:专业认证宣传报道组】 【作者:管理学院】

13.为什么新文科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强调对毕业要求的达成情况开展评价?

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包括确定毕业要求及其分解指标点、设置相应的教学环节支撑、围绕毕业要求实施教学活动、制定评价计划、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实施评估并收集评估数据、分析得出评价结果、将评价结果用于持续改进等环节。开展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的目的是将毕业要求落实到每门课程和每位教师,并通过评价为专业持续改进工作提供依据,保证所培养的毕业生达成专业制定的毕业要求。对毕业要求达成情况的评价包括多种方法,凡能证明毕业要求逐项达成的方法都可以,但必须具有说服力,能够自圆其说。

14.为什么新文科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要求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与社会评价机制

新文科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其所培养的人才质量能够持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用户”的满意程度和毕业生的实际就业情况应是专业办学质量的重要评判指标之一。因此,认证标准要求专业应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以及有高等教育系统以外有关各方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毕业生跟踪反馈与社会评价机制是专业收集信息,评估“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达成情况的必要渠道,也是在“学生发展”“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方面开展“持续改进”工作的重要基础。

15.如何理解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

培养目标是对该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应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总目标。专业制定培养目标时必须充分考虑内外部需求和条件,包括学校定位、专业具备的资源条件、社会需求和利益相关者的期望等。

毕业要求是对学生毕业时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的具体描述,包括学生通过本专业学习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素养。2023版标准中包括9项毕业要求(品德修养、学科知识、创新能力、应用能力、信息应用、沟通表达、团队合作、国际视野、持续发展),毕业要求应能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

16.如何理解新文科教育专业认证的两个支撑矩阵

新文科教育专业认证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围绕培养方案设置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要能支撑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支撑了相应的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强调质量的持续改进,以服务学生发展和企业/行业需求为中心,持续修订培养目标,适用经济发展要求,培养目标又决定了毕业要求的内容;而毕业要求又决定了课程体系怎么设置和优化。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支撑矩阵、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的支撑矩阵是更好地为服务学生发展、满足企业行业需求提供服务。

17.如何理解新文科教育专业认证的“反向设计、正向施工”?

“反向设计”是指专业要根据企业、行业需求,确定合理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毕业要求),根据毕业要求设计课程体系和课程目标。

“正向施工”是指专业要根据培养目标要求,采用匹配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办法,使课程教学与考核能够支撑课程目标,课程目标能够支撑毕业要求,毕业要求能够支撑培养目标,并保证师资队伍、办学条件等支撑毕业要求的达成。

18.新文科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程序有哪些?

认证程序包括申请受理、自评与提交自评报告预检查自评报告审阅现场考查、审议和做出认证结论认证状态的保持与改进7个阶段。

申请受理。学校对照认证标准要求先做初步自评,自愿提出书面申请,认证联盟秘书处会同相关专业类认证委员会对认证申请进行审核,做出是否受理决定。

自评与提交自评报告。已受理认证专业依据认证标准开展自评,逐条判定是否达成标准要求,在自评基础上撰写自评报告,提交认证联盟秘书处。

预检查认证联盟进行首认证预检查,主要检查专业培养目标制定、专业毕业要求、核心课程设置、访谈专业负责人、随机选择并访谈核心课程负责教师2-3名,随机检查2-3门核心课程的资料。

自评报告审阅。专业类认证委员会对已受理认证专业的自评报告进行审阅,做出是否通过自评报告的结论,并做出具体的审阅意见。

现场考查。专业类认证委员会委派现场考查专家组到通过自评报告审核的专业所在学校开展现场考查活动。

审议和做出认证结论。专业类认证委员会、认证结论审议委员会、理事会依次召开会议,分别做出认证结论和审议批准认证结论。认证协会发布理事会批准的认证结论。

认证状态的保持与改进。通过认证的专业在通过认证的有效期内,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持续改进和状态保持。必要时认证协会可随机回访,检查学校认证状态保持及持续改进情况。通过认证的专业如果要保持认证有效期的连续性,须在认证有效期届满前至少一年重新提出认证申请。

(审核:丁景良 胡文靖 编辑:李锦)

【浏览:】

关闭

  • 微博
  • 微信
  • 媒体
  • 视频

皖公网安备 341126020001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