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会在我校举行
02.26
-
媒体看安科
09.28
-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03.26
-
我校学子在第十八届安徽省大学生诗文朗...
04.01
-
【专业认证知识学习】新文科教育专业认...
04.01
-
学校召开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
03.31
-
我校在安徽省2024年度易班共建工作评优...
03.31
笃行不怠 智汇百川
——访建筑学院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曹雪雅
个人简介:
曹雪雅,女,中共预备党员,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2021级学生。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校特等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荣获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称号;获得第八届安徽省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个人一等奖、团体三等奖。
个人事迹:
建筑始于两块砖的精心叠加,人生就像是一座建筑,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建筑师。对于未接触过建筑学的曹雪雅来说,一切都是全新的开始。进入大学后,曹雪雅开始规划自己的目标和学习计划,她从班级第一到专业第一,一步步都在积累和成长。学到现在,她对建筑学的热爱更是只增不减。
曹雪雅在学业上积极进取。她的专业课成绩名列前茅,能够熟练掌握并使用多个建模设计软件,手绘能力出众,现有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在研六项,同时在省级校级学科竞赛中获奖项及表彰数十项。
除了学习,曹雪雅认为大学里还需要全方面综合发展,需要将自身的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她现任班级学习委员,曾在大学生传媒中心担任视觉效果部部长,在督导考核办公室担任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助理,工作上认真负责,多次获得表彰。另外,她还在寒暑假期间,分别参与了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和暑期三下乡活动,均荣获建筑学院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曾以PU达人的身份在建筑学院“强国有我新征程 献礼党的二十大”主题团日活动中给22级的学弟学妹做经验分享,为他们树立榜样。曾参加安徽省BIM大赛,并获省级优秀志愿者。
曹雪雅想和学弟学妹们分享,不要人云亦云,跟着别人的脚步走,这样你总会比别人迟到一步。你要有自己的想法,并制定出计划,然后大胆地实施。不要害怕丢脸,有时犯点错误才能得到教训;不要有自卑心理,但也不能自负,认清现实,保持清醒,知道自己最终目标是什么,删繁就简才能获得进步。
她希望学弟学妹能够珍惜时间,大学时光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把专业知识学习牢固;在实践活动中多与人沟通交流;学会热爱生活,发现身边美好的事物;保持童真和想象力,有自己独特的想法。
学生记者:王梓阳 陈婉琳
摄影记者:曹雪雅
与梦共舞 向光而行
——访动物科学学院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张欣雨
个人简介:
张欣雨,女,中共预备党员,现任动物科学学院动物医学专业214团支部书记。主持参与国家级大创项目1项,作为第三作者发表三类论文一篇;曾获安徽省红色文化与创意成果邀请赛、安徽省标本制作比赛省赛二等奖、三等奖等奖项;获得校一等奖学金两次,二等奖学金一次,多次获评校“三好学生”荣誉称号。
个人事迹:
张欣雨认为,自己能够在众多优秀的竞争者中崭露头角的原因是坚定的目标感和持之以恒的努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很多同学都拥有才华和能力,但能够长期保持高效的学习状态和持续追求向上的动力至关重要。她深知,无论是学习还是竞赛,都需要有足够的毅力和耐心。她表示,激励她不断追求进步的动力,来源于对学术的热爱以及对个人成长的渴望。她始终认为只有不断突破自我,才能不断进步。
张欣雨在学习方法上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她善于将学习内容进行系统性的整理和总结,通过构建知识框架帮助自己理解和记忆。她注重质量而非数量,在学习过程中,她更强调学习的深度和思考的多维度,而不是仅仅追求完成任务的数量。此外,时间管理也是她的一大优势。她会合理规划每一天的学习内容,确保不同时间段都有明确的任务。在紧张繁忙的学习和竞赛准备中,张欣雨总能找到高效的方式应对挑战。这些方法帮助她在学习上不断进步,不仅成绩有了显著提高,还培养了她更加系统化的学习思维。
张欣雨说她的成功离不开身边人的支持,尤其是老师、同学和家人的帮助。老师不仅在学术研究上给予悉心指导,还在职业规划和人生方向上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她的同学们在竞赛中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大家互相鼓励,共同进步。她还特别要感谢家人的支持,家人为她提供了温馨的学习环境。
追寻不灭的星光,青春与奋斗共舞。祝愿张欣雨在人生的征途上,能始终保持那份追求卓越的信念与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每一次挑战,都是通向成功的阶梯;每一滴汗水,都是实现梦想的力量源泉。勇敢前行,让青春与奋斗的光辉,永远照亮人生旅程。
学生记者:何承珑 肖啟锐 李卓峻
摄影记者:胡玥涵
志不求易者成 事不避难者进
——访人文学院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方囝囡
个人简介:
方囝囡,女,中共党员,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21级学生,现任班级团支书,曾任新媒体中心广播台台长、人文学院艺术与体育中心部门负责人、人文学院熠辉党员工作室副主任。荣获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国家级二等奖和三等奖,并2次获得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安徽省一等奖,荣获第五届经典诵读大赛安徽省三等奖、安徽省大学生第七届艺术展演活动三等奖、安徽省第三届大学生朗诵艺术节二等奖等;曾获校一等奖学金3次、国家励志奖学金2次,多次获评校“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
个人事迹:
机会向来青睐有准备之人,他们恰似在岁月长河中历经磨砺的金子,终将在适宜之际绽放绚烂光芒。方囝囡初入校园时,听闻班助陈许学姐荣获国家奖学金,心中即刻涌起由衷的敬佩之情。那时,方囝囡便将获得国家奖学金当作自己前行的目标。此次获得这一殊荣,内心的惊喜难以言喻。这让她深刻领悟到,只要持之以恒地努力拼搏,梦想皆有可能变为现实。
在学习上,她对自己严格要求,每一堂课都全神贯注地听讲,认真做好笔记,期末周更是提前精心筹备复习,用心准备复习资料。在实践方面,她早在大一就积极加入多个学生组织,并在其中勤勉工作。学习的重压以及参与多个组织的任务,曾一度让她感到力不从心。但她凭借合理的规划,巧妙地化解了这一难题。方囝囡会将需要完成的任务逐一记录下来,按照任务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先完成至关重要的,待重要任务完成后再依次处理次要任务,如此循序渐进,便能迎刃而解。
方囝囡很小的时候便对播音工作充满向往,在大学期间,她凭借自身的努力,历经一轮又一轮的面试,最终实现了这一心心念念的梦想。不仅如此,作为爱心社一员,在前往小学支教及辅导作业的过程中,她目睹了孩子们对知识的强烈渴求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这使她更加坚定了成为一名教师的信念。当最后一节课结束时,孩子们递上精心折叠的离别礼物,她的眼眶不由自主地湿润了,内心涌动着无尽的感动与不舍。这些经历让她愈发深刻地体会到成为教师的意义与价值,也让她更加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稳步迈进。
在人生的道路上,方囝囡深知付出与回报的关系。勤奋的理论学习、丰富的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经历是推动她不断进步的力量。她告诉学弟学妹们,要怀有明确的未来愿景,犹如黑夜中船只望见灯塔之光,获得前行的动力。在面对诸多困难与诱惑时,要始终坚守信念,明确目标。不要在迷茫中虚度光阴,不要在犹疑中错失良机,勇敢地追寻自己的梦想星空。
学生记者:阮春雪 刁婉缘 李玉珠
摄影记者:宣智文 秦海鑫
孜孜矻矻 扬帆奋进
——访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施皓玥
个人简介:
施皓玥,女,中共党员,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21级学生,曾获两次校特等奖学金、校二等奖学金、校文体类单项奖学金、校科研活动类单项奖学金;荣获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校青年志愿者“先进个人”、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称号;参与暑期社会实践“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团队获得共青团中央表扬,已授权三项国际专利,发表一篇SCI二区论文。
个人事迹:
施皓玥在谈及她的学习经验时,提到的关键词是勤奋与努力。她表示,国家奖学金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对她过去努力的认可,同时也是未来继续前行的动力。她始终相信“越努力越幸运”,并在学习和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施皓玥还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为座右铭,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力求在学术和综合素质上取得更大进步。
高效的学习方法和时间管理能力是成功的基石。施皓玥注重端正学习态度和合理分配时间,她通过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确保每一门课程都能得到充分的复习和巩固。她在学习上还注重目的性和针对性,她会提前规划每天的学习目标,并坚持完成学习计划。此外,她还通过参加各种专业竞赛来检验和提升自己的学习成果。
除了学术上的卓越表现,施皓玥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作为一名党员,她严格要求自己在思想上积极进取。她积极参加各种比赛,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她建议学弟学妹们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和社会实践,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组织能力。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施皓玥也遇到了各种挑战和压力。在压力超过自身负荷时,施皓玥选择与家人或朋友倾诉。她说倾诉是一种有效的心理宣泄过程,它能帮助我们减轻压力,获得情感支持,把握好倾诉的度和时机,并注重自我反思,寻找解决办法。
重视过程,是因为过程本身便充满了无尽的价值与美好。正如攀登高峰,真正让人铭记的并非山顶的瞬间风光,而是沿途的艰辛与汗水,是那一路的风光变幻和内心的成长。施皓玥表示,她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快乐与满足,往往胜过目标达成的那一刻。过程让她学会了坚持与努力,让她体验了失败与成功的交替,更让她在不断的尝试中发现了自我,塑造了自我。
学生记者:陈婉琳
摄影记者:施皓玥
心有所向 方能远行
——访智能制造学院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王宇琪
个人简介:
王宇琪,女,中共预备党员,智能制造学院农业智能装备工程专业2022级学生。现任班级团支部书记。荣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比赛“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校级铜奖;荣获淮北市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杜集区区情推介会三等奖。曾获校一等奖学金两次,多次获评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
个人事迹:
一路拼搏的王宇琪,背后有着强劲动力鼓舞自己。起初是不甘平凡,高考折戟的遗憾成了奋起的“燃料”,驱使她突破命运的束缚,不愿人生就此定格。随着专业学习渐入佳境,源于心底对农业智能装备工程专业的热爱迅速升温,点燃了科技报国的热忱,一心想为国家智能农业机械发展倾尽心力。
在王宇琪看来,父母是她的坚实后盾,自始至终都给予她精神鼓励与物质支持。在她遇到挫折自我怀疑时,父母用无条件的爱与信任帮助她坚守初心。而老师则宛如学海灯塔,学习遇到难题时,耐心答疑、悉心指导,传授知识与学习窍门。她也想感谢那个咬牙坚持的自己,她说:“看似不起波澜的日复一日,会突然在某一天让人突然看到坚持的意义。”来自家人、老师与自我的力量,汇聚成她逐梦路上的磅礴动力。
王宇琪平日里自律严格。她始终保持规律作息,坚持晚上11 点前入睡、早上 7 点起床。充足的睡眠使她养精蓄锐,课堂上全神贯注,紧跟老师节奏,边听讲边认真记笔记,扎实掌握知识要点。课余时间她积极投身各类专业竞赛,不在意奖项得失,全心锤炼自身综合素养,积攒实操经验,向着目标稳步迈进。
王宇琪对未来有着明确而坚定的规划,决心考研深造是她在很早就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在本科的学习过程里,她深感知识储备有限,还想探索皇冠体育,皇冠体育平台的前沿理论,故而计划凭借考研进一步深入学术领域,汲取皇冠体育,皇冠体育平台专业精华。往后还期望投身科研一线或对口行业,学以致用,将所学融入国家农业智能机械革新浪潮,凭专业实力助力产业升级,实现自我价值,回应时代所需。
王宇琪对学弟学妹们说:“你很少能赢,但有时也会。”前行之路绝非坦途,挫折常如影随形,别因一时的失败就灰心丧气。要怀揣理想,它是暗夜北斗,迷茫时指引方向;要学会坚持,日常积累是成功伏笔,平淡日子咬牙蓄力,量变终迎质变。祝愿所有安科学子珍视青春韶华,把握学习时机,汲取知识养分,莫负时光,向着光明未来大步前行。
学生记者:吴永琴 黄廷海 周建昌
摄影记者:丁哲希 邸道齐
追光者 终会成为自己的光
——访信息与网络工程学院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刘雨叶
个人简介:
刘雨叶,女,共青团员,信息与网络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23级学生。曾获校一等奖学金,校“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等称号,荣获省级奖项1项,参与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项。
个人事迹: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刘雨叶说热爱是她所做的每一个选择,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必要条件,无论是平时的学习还是日常的工作,刘雨叶表示她都将继续热爱她所热爱的一切,为新的目标和追求去努力。
在思想品德方面,刘雨叶始终以“锐意进取,夯实内功”这句话来激励自己。刘雨叶时刻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关注时事政治,不断提升思想理论修养,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和政治方向。
在学习技能上,刘雨叶用“勤学苦练,永争上流”来督促自己。她根据不同的任务设置自己的目标与规划,并为此付出努力。刘雨叶说平时要多加思考,遇到晦涩的知识点应及时询问老师与同学,这样考前复习起来就会轻松许多。
在个人荣誉方面,刘雨叶坚信“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在大学期间,她获得了多项荣誉,在她看来,只有坚定目标,相信自己并勇敢尝试才有机会到达新的高度。刘雨叶说国家奖学金是对于她的肯定,而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她想登上更高的山峰,她要加倍努力,不断学习专业知识,以自己的绵薄之力实现对他人帮助的最大化。
刘雨叶想对学弟学妹们说,大学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地方,这里有无数未知的领域等待你们去探索,有无数精彩的舞台等待你们去展现。希望大家勇敢去尝试新的事物,学习新的技能,拓展自己的视野。只有在不断尝试和挑战中,你们才能发现自己的潜力,才能不断超越自我,实现人生的价值。
刘雨叶感谢学校给予她的平台和机会,感谢学院领导老师对她的栽培和帮助。她会继续保持这份热爱和初心,砥砺前行,用自己所学、所知、所感去回报家乡与社会。
学生记者:陈婉琳
摄影记者:崔宇航
拼搏点亮梦想 努力铸就辉煌
——访生物医学与健康学院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袁佳文
个人简介:
袁佳文,女,中共预备党员,生物医学与健康学院生物制药专业2022级学生,现任生物制药221班学习委员,曾获校一等奖学金两次,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荣获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国赛二等奖,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大赛省银奖,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省三等奖,第十一届青苗杯安徽省项目资本对接会省铜奖。
个人事迹:
袁佳文踏入大学校门伊始,她便怀揣着对专业知识炽热的渴望,立下了卓越的学习目标。课堂上,她明亮的眼眸中满是专注,全力汲取老师讲授的每一个知识点,笔记记得密密麻麻。课后,图书馆成了她投入时间最久的地方,沉浸在专业书籍与学术文献里,常常忘却时间流逝。除此之外,她也会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和比赛,丰富她的课余生活,广泛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锻炼自己的沟通和团队协调能力,对其个人成长有极大的帮助。
但她的脚步从不止步于此,科研赛道上也留下了她坚实的足迹。她主动加入导师的项目组,面对全新的课题时,积极从大量资料里筛选线索,在实验室中一次次调试、验证。失败是常有的事,可她把挫折当阶梯,不断复盘与改进。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凭借扎实的学识与默契的团队配合,一路过关斩将,荣获多项专业竞赛奖项,成功用汗水浇灌出了梦想之花。
平衡学业、科研与竞赛的忙碌,她自有妙招。她表示,要始终把学业放在第一位,合理安排好时间,不拖延,可以巧用手机软件,设置学习、锻炼、休息等时段提醒,确保生活有条不紊。
此项殊荣是她过往努力的勋章,更是未来征途的号角。谈及未来,她目光坚毅:“获得国家奖学金让我更加坚定了继续努力学习的决心。我计划在未来不仅要加强理论学习,还要积极参与课外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国家奖学金这一殊荣照亮的是无数个像她这般在青春里全力奔跑、逐梦不歇的身影。祝愿袁佳文未来继续怀揣热忱、勇攀高峰,于求知逐梦路上,绽放绚丽之花,结出累累硕果,向着光明未来笃定前行。
学生记者:季玉霞 卢莲莲 胡蕊娇
摄影记者:邸道齐
(审核:胡文靖 编辑:陈晋)
【浏览:】
【关闭】